清风 | 用力多者收功远 |
发布日期:2023-10-23 信息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|
“用力多者收功远,其所精诵,乃终身不忘也”,在《司马光好学》一文中,朱熹用这样的言语评价司马光勤奋读书。幼年时的司马光担心自己读书“记问不若人”,别人会背诵了便去休息玩耍,他却“独下帷绝编,迨能倍诵乃止”。司马光勤学惜时,或在马上,或中夜不寝时,咏其文,思其义。久而久之,终成大家。他发奋沉潜十九载编纂的《资治通鉴》,成为规模宏大的编年体史书典范,他自己也成为靠勤奋努力成就功业的楷模。
古往今来,“用力多者收功远”的事例不胜枚举。大凡有所建树、做出成绩之人,多是从下苦功夫走过来的,也多为“用力多者”。曾言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杜甫,在诗歌创作上执着追求,一生写诗不计其数,为后世留下多首壮丽诗篇。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“废纸三千”,磨墨练字用完整整18缸水,铢积寸累,终成书法大家。收获的多少与付出的多少紧密相关,只有付出超人的努力,才能收获超人的成绩。
人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“用力多者收功远”的前提是“用力多”,这是做事之要,亦是成功之道,而“用力多”其实就是一个“勤”字。诚如《中庸》里的一句话: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”成功并非随机的好运,而是勤奋的累积。坚信“用力多者收功远”,并笃行之,必会有不一样的结果。
用力多者收功远,贵在用心专一。单单“用力多”还是不够的,要实现“收功远”的目标,还需要目标专一、方向正确。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为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代史书《国榷》,历时20余年,前后“六易其稿,汇至百卷”,可谓“用力”之多。不料,初稿完成后却被人偷走。面对这一致命打击,谈迁不移其志、不改目标,没有一蹶不振,而是愈挫愈勇,继续四处走访明朝遗臣、故旧,实地考察历史遗迹,又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,终于完成《国榷》新稿。可见,凡事咬定一个目标、朝着一个方向,矢志不渝、百折不挠,定会取得不凡的成绩。
用力多者收功远,难在行而不辍、持之以恒。古人有言:“日日行,不怕千万里;常常做,不怕千万事。”干任何工作,只要一天天坚持、一点点积累,深耕细作、久久为功,终会迎来辉煌。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、应用、推广,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,为我国粮食安全、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。
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。干事创业,绝不能心浮气躁,急于求成,唯有多下功夫、多用气力,认认真真筑基础,扎扎实实谋发展,才能走好新征程,创造新业绩。(王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