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风文苑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莘州清风 > 清风文苑     

清风丨应时而变 应变不穷

发布日期:2023-11-16  信息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

  “变者,古今之公理也。”东晋葛洪《抱朴子·广譬》言:“常制不可以待变化,一涂不可以应无方,刻船不可以索遗剑。”意思是,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形势,一条道路不能通达许多不同的目的地,在行船上刻记号无法找到落入水中的宝剑。世间万物,时时都处于变化之中。“变”是万物的本质,唯有因时而化,以变应变,方能赢得主动,抢占先机。倘若墨守成规,不能与时俱进,不懂适势变通,就会陷入僵化、被动和狭隘的境地。

  据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记载,楚国想攻打宋国,于是事先派人在澭水中设置渡河的标记。后来澭水突然上涨,楚国人并不知情,依然按照原来的标记夜里渡河,结果淹死上千人,士兵惊乱的状况就如同都城里的房屋倒塌一般。时间已经推移,客观条件早已发生变化,而楚国人不能因时而化,岂有不败之理。

  准确识变、精准应变、主动求变,首先要有识微见远的敏锐洞察力和预知力,能预见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,做到谋定而后动。毛泽东曾说:“所谓预见,不是指某种东西已经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现了,在眼前出现了,这时才预见;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,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,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,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,就能看见,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。”能从“冒出来一点”“露出一点头”看到变化趋势、看到未来大势,是为政者干事创业、谋事成事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养。

  对于为政者而言,做到适时应变、自如应变,关键的还是要坚守本心。《传习录》记载,一次,陆澄问王阳明:“圣人为什么能应变不穷,难道是预先有所准备?”王阳明回答:“圣人哪有精力顾及许多?只是圣人的心如同明镜,只要心做到一个明,则随感而应,无物不照。”在王阳明看来,只要心体达到澄明的至高境界,遇到任何事情自然都能了然于心、适时应变。换句话说,为政者应坚守本心,时时处处明察时势的变化,并根据不同时期百姓的实际需求和利益对既有政策作出相应调整,就能“应变不穷”。

  北宋张咏宽厚爱民,任崇阳知县时,当地“民不务耕织,唯以植茶为业”。他经过探访,敏锐地觉察到种茶虽然比种稻谷利厚,但不会持续长久,不如趁早改种其他品种,这样百姓利益才不会受到影响、损害。几年后,果如他所料,朝廷为避免以后受榷茶之弊,下令拔茶植桑,“民以为苦”。但因为崇阳县早有防备,百姓以缣纳税,生活依然安定富足。张咏之所以能察势而谋,应时而变,果断地让百姓改种桑树,既是其超前预知力的体现,更是其为民之本心的彰显。

  “满眼生机转化钧,天工人巧日争新。”因时而变的智慧,求新求进的动力,具有强大生命力。深谙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共产党人,更是懂得“常制不可以待变化”的道理。一百多年来,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新的自觉和改革创新的担当,积极回应历史呼唤和人民诉求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应不断涵养识变之智,增强求变之勇,掌握应变之方,坚持在变局中求新、求进、求突破,同时坚守为民初心,力争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。(余足云)

Produced By 聊城新闻网